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三种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形成、进展及预后相关的蛋白质标记物,相关论文“Overexpression of Osteopontin, αvβ3 and Pim-1 Associated with Prognostically Important Clinicopathologic Variable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发表在近期的《PLoS综合》(PLos One)杂志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的邵春奎教授和第一附属医院的李家平教授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邵春奎教授主要从事胃癌分子病理及综合治疗研究,包括胃癌分子分型和靶向治疗,EBV相关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发病机制及EBV基因组多态性分析等。李家平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肿瘤(尤其是原发性与转移性肝癌)的介入与靶向治疗新技术、新方法。
肺癌是当今全球范围内危害性最大的疾病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肺癌的五年存活率仅为16%。随着吸烟人数的不断上升和环境的持续恶化,肺癌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增高的趋势。肺癌可分为两种类型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后者约占85%的病例。由于肺癌极易发生区域性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移,所以多在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由于此时已经失去手术机会,加之对放化疗敏感性较低,所以预后很差。因此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标记物对于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疾病预后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检测了NSCLC中osteopontin (OPN)、αvβ3和Pim-1表达,研究了它们的表达模式在NSCLC中的潜在临床意义。他们采用免疫组织明升手机分析在208个NSCLC样本和邻近正常非组织样本中检测了OPN、αvβ3和Pim-1蛋白质表达。统计学分析评估了OPN、αvβ3和Pim-1表达模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研究数据显示NSCLCs和邻近正常肺组织间OPN、αvβ3和Pim-1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显著。此外,在NSCLCs中OPN、αvβ3和Pim-1阳性表达与病理等级增高、淋巴结转移和晚期临床分期有关。研究人员还在NSCLC组还观察到了OPN和αvβ3、OPN 和Pim-1、以及αvβ3 和Pim-1的相关性。OPN、αvβ3和Pim-1蛋白质在NSCLC中往往过表达与一些已知在NSCLC具有预后价值的临床病理学变量相关,表明有可能在NSCLC形成或进展中起重要作用。(来源:生物通 何嫱)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