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从中科院动物所获悉,该所研究人员与杭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提出了H7N9禽流感病毒产生的“市场”理论。该研究成果从生态学视角对于禽流感的溯源、流行和进化进行了全新的认识,对禽流感的未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相关论文在线发表于《传染病杂志》。
自2013年3月以来,我国上海、浙江和安徽等地出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疫情。对此,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病原学研究。
为揭示H7N9禽流感病毒的源头,中科院动物所野生动物疫病研究组何宏轩团队与杭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合作,收集了杭州市人感染H7N9病例密集地区周边活禽交易市场中鸭、鸡、鹌鹑、鸽子、褐头雀鹛以及污水和排泄物等样品,并进行了H7N9禽流感病毒检测。研究发现,鸡、鸽子、鸭和鹌鹑呈现阳性,尤其是鸭的阳性率高达100%,环境样品包括污水和排泄物的阳性率也达到100%。
研究人员又在野生鸟类迁徙通道的重要地区采集了大量环境样品和鸟类咽肛拭子。不过,他们很难在这些样品中检测到H7N9禽流感病毒。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呢?从生态角度分析,在活禽交易市场中,鸭、鸡和一些宠物鸟类或捕猎到的野生鸟类都有交易,H9N2/H7N3/H7N1等病毒在活禽交易市场的小生态环境中经过几年或更长时间的进化和适应,产生了适应禽类而不适应人类的新亚型H7N9禽流感病毒,使得H7N9禽流感疫情的发生成为可能。
据此,研究人员提出了H7N9禽流感病毒产生的“市场”理论。这种人为的生态环境正好迎合了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的特征,或许这种人为的生态学效应加快了禽流感病毒进化和更多新亚型产生,关闭活禽市场后疫情逐渐平息就证明了这一点。(来源: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闫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