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员季江徽带领的研究组与国内外多个研究组合作,通过对“嫦娥二号”探测数据的深度挖掘,成功揭示了近地小行星图塔蒂斯表面的碎石分布特征,便于将来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消除近地小行星的威胁。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杂志。
图塔蒂斯是目前对地球构成潜在威胁的最大近地天体,在2012年之前每4年会接近一次地球。另据估计,地球附近存在数百万颗几十米大小但未被发现的近地天体,对人类生存形成长期隐患。
季江徽介绍说,在该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嫦娥二号”探测器于2012年飞跃图塔蒂斯小行星时获得的探测数据,在其表面共识别出200多个碎石,大小从10米到61米不等。研究表明,大部分大于20米的碎石并非小行星表面撞击过程形成的溅射物,而是图塔蒂斯小行星母体形成时的残留碎片。这为其碎石堆的结构成因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同时,撞击坑的累积大小频率分布图显示,图塔蒂斯表面的撞击坑保留年龄约为16亿年。该项成果为研究小行星的形成演化和撞击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来源: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