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遥感与应用团队的邢前国博士及其合作者提出了一种漂浮藻类遥感识别算法,并对我国黄东海历史绿潮信息进行了检测。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杂志。
近年来,海洋大型藻类暴发的频率在全球呈增加趋势,其对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影响也日益受到关注。2008年夏天,我国近海出现了由漂浮大型绿藻暴发导致的大规模绿潮事件。然而,由于受传统调查手段与数据的限制,对其历史时空动态分布特征的认识还十分有限,对其形成原因的认识也还不足。
邢前国等提出了一种面向我国自主多波段、高分辨率、宽视场环境卫星(HJ-1)的漂浮藻类遥感识别算法(VB-FAH, 虚拟基线高度),并应用于Landsat、HJ-1卫星影像对我国黄东海历史绿潮信息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就年际变化而言,我国近海最早的绿潮至少可回溯至1999年夏季山东半岛以南的黄海西南部海域;就季节性变化而言,绿潮最早可出现在东海冬季与早春季节(如2、3月份)。同时,其空间影响范围不仅包括目前关注的南黄海海域,还包括东海的大部分海域:向南可至北纬26度、福建和台湾附近海域,向东可达黑潮边缘。
这些新发现为探索我国黄东海绿潮的形成原因提供了重要的明升体育app数据支持与启示。而目前的研究结果提示,大规模绿潮的发生可能与黄海南部的紫菜养殖“烂菜、烂苗”灾害有关。(来源: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 陆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