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

明升体育app下载 - App Store

明升体育app

明升体育手机版

 
作者:骆莲莲 刘雪平 来源: 发布时间:2008-3-4 4:21:33
“人力”教育与全人教育 中美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显差异
 
在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至关重要,通过对中美两国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比较,可以引发我们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通识教育特点的思考,同时,视野的国际化也是改进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内在要求。
 
通识教育主要是通过通识课程得以实施,通识课程是完成通识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因此,对中美通识教育进行比较,可以从通识课程的目标入手,不同的通识教育目标会导致不同的通识课程的设置。
 
目标的差异
 
美国的通识教育目标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学生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个问题经过多方的争论之后,认为大学生首先应具备以下能力:文字书写精确而流畅的能力、口语表达沟通的能力、逻辑和批判思考的能力、数理统计分析的能力、综合理性推论的能力,通常视这些能力为基本的能力。
 
其次是学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引用罗索夫斯基对哈佛的通识教育的一套标准,概括为五点:能清晰而有效地思考和写作;对自然、社会和人文有批判性的了解;不应该有地方的褊狭性而忽视其他地区和另一时代的文化,了解塑造现在和形成未来的其他地区以及历史上其他时期的文化和力量;了解并思考道德和伦理的问题;在某一知识领域有深入的研究,达到介于广泛的知识能力和专业层级之间的程度。
 
在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课程比较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要求拓宽学生的专业面,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和身体素质,在实践上较为注重将文化素质渗透到专业教育中,开设文理交叉的选修课,使不同专业领域的学生有机会学习其他专业的课程与知识,满足学生的兴趣与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可以说,明升官网高校通识教育主要还是一种“人力”教育,较为强调通识教育的实用价值与功利目的,相比较美国对通识教育课程目标的认识更为深入,强调通识教育的多重功能,注重全人教育。
 
课程类别的差异
 
美国大学通识课程大致可分为分类必修、核心课程、自由任选三大类。
 
分类必修是指学校要求每一位学生必须在几大类(如人文、社会、自然)当中,自行到各学院各科系修满规定的科目数和学分数,学校仅规定各类应修多少分,而未特别规划或列举出科目名称和内容。也就是学校并未针对通识教育而另行编排设计课程,仅要求学生到各院各系修习现有的科目,省时省力。在美国的各高校中,分类必修方式所采用的比例最高占85%,而且46%的老师对于此项教育颇为赞同和支持。
 
通识核心课程是共同的、紧密结合的,内容广泛,而且通常是采取科际整合的方法,或有连续性的编排组织,并将课程分成若干类,学生必须在每一类当中必修或选修若干科目或学分。“核心课程”打破了传统的按学科设课的模式,强调课程设置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有关方面的能力,重点不在于让学生掌握某一学科的系统知识;哈佛的“核心课程”在通识教育学习量约占1/4,得克萨斯大学约占1/3。
 
自由任选指学校既无专为通识教育的课程编排设计,也无特别指定的必修通识科目,只规定通识学分的最低要求,让学生得以在全校各科系自由随意选择修习。在1975~1976年的卡内基调查中,有6%的学院和大学教员表示愿意采用这种形式实施通识教育,在美国当时有2%的院校如阿姆赫斯特和布朗大学使用这种形式实现其通识教育目标。自由选修是风险最大的一种形式,它意味着通识教育可以被忽视,对于一个旨在推行通识教育的院校来说,一般不容轻易尝试。
 
我国高等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类别可分为“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种。公共必修课指全校学生都必须修习的课程,这些课程一般全校统一要求并进行统一考核,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邓小平理论概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大学英语、体育、高等数学、计算机基础等课程。
 
公共选修课即由学校组织开设的面向各专业学生选读的课程,旨在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强化技能训练,拓宽知识面,发展学生多方面智能。学生可根据个人特长、兴趣、基础和每学期开课计划在全校范围内自由选修,尽可能发挥学生个性和多方面才能。
 
相比较而言,美国的通识教育中的“分类必修”课与我国高校规定的“公共必修课”具有不同含义,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基本上并没有规定学生需修习的通识教育课程的具体科目,而在我国以必修课形式设置的国家通识教育课程如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学生必须修习而没有选择的余地。
 
课程实施的不同
 
在课程实施的时间上,美国大学通识教学时间分配,由许多学校采取星期一、三、五是每节一小时;星期二、四则每节一个半小时,总共均为三小时,采取此种安排的理由有二:一是每上完一节课后,都让学生有查阅资料和自己思考的时间,以便下次上课提出问题;二是若安排在同一天全部三小时上完,则遇到假期,则某门课一周完全没上,非常可惜。
 
我国高校,大多是二三学分的课都排在一天同时上,遇到假期,该周这门课可能完全不上,既不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也不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
 
以哈佛核心课程为例,每一科目除了一周三小时的讲述之外,另有每周一小时的小组讨论,促使学生互相辩论。我国高校通常上完三节课后就结束一周的课程,相互辩论的机会少,容易犯老师仅作浅尝辄止的介绍,而缺乏深入性的拷问辩解。
 
在实施方式上,美国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大致分为课堂讲述、小组讨论、研习发表和独立研究。而我国大学在通识教育的实施形式上较为单一,教学形式多以讲述为主,缺乏讨论、实地考察等较为有效的通识教育教学途径,这种状况在本科教学中的表现更为严重。
 
更多阅读
 
 
发E-mail给: 
    
| 打印 | 评论 | 论坛 | 博客 |
相关手机版 一周手机版排行

小字号

中字号

大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