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都过了一半了,但对于一些在大学里读研究生的同学来说,这个暑假却不轻松:他们要忙着帮导师搞课题,做项目,很多人的暑假时间表已经被排得满满的了,甚至有些今年(2009年)刚刚考中的准研究生,也提前来到了学校,没有宿舍就在实验室里铺上铺盖,打个地铺;大多时候他们实习的收入并不多,可是为了将来有个好出路,研究生们还是埋头苦干着。
近日,记者就走进浙江杭州部分大学校园,寻访在实验室里奋斗的研究生。
准研究生把实验室当寝室
眼下正值暑假,可杭州某大学某专业的8名“准研究生”,已经在实验室里做了一个多月的项目。
“我是7月初过来的,这几天一直在研究导师之前完成了的一个课题项目,我们要对其进行改进和升级。”在实验室里,刚刚今年考上研究生的张洁一边翻着书,一边研究着项目,“导师说了,现在这算是适应期,我们得赶紧上正轨!”
5月份,导师就在研究生通过面试后加上一句,“暑假就先来报到吧,不要等到9月正式报到才来。”
张洁在大学期间学的也是这个专业,她目前的导师也是本科期间的任课教师,彼此都比较熟悉,导师要怎么样的设计和研究成果,她心里都比较有数,导师很放心把课题交给她和其他几个学生。“暑假本来就比较空,在这里就当是实习了。”
由于还没有正式入学,这些准研究生们都还没有分到自己的宿舍,又没有钱在杭州租房子,很多男生忙碌起来,就把实验室当成寝室了。张洁告诉记者, “男生们一般就在这里休息,累了、困了就找个地睡一觉,醒来继续做。”实验室的一个角落里,记者看到了几人的席子、铺盖整齐地堆叠在一边。
忙不出成果 心理压力大
暑假里,这么忙碌的不光是那些准研究生们,研一、研二的学生们同样没能闲着。浙江某大学研二学生王春告诉记者,自己自从读研以来,一年下来,只有过年才有空回家,“去年农历年也是一直在实验室忙到年廿七才坐火车回去的,大年初六又赶回学校了。”
他的导师也道出其中原委,“这样把寒暑假都利用起来的话,差不多就比一般的研究生多了近2个学期了。”而这多出来的2个学期可都是实实在在地花在了课题研究上。
浙江大学的王同学专业是5年制,毕业后拿的是博士学位,在他们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学生都留了下来,“我们每个星期会开一个总结会,总结上周做出的成果,这样的模式无形中会产生一定的压力,看别人成果都出来,自己什么也拿不出的时候,心理压力非常大。”
研究生说 锻炼最重要
王春告诉记者,“课题可大可小,导师拿到的经费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更多,这很难说。但我们研究生的收入不是按课题来算的,我们的收入是体现在助教、助研这几方面。没有课题和项目的抽成这样的说法,导师愿意就给点,不给也就不给了。”王春同时也透露,“我手上的这个课题,已经做了一年了。最后能学到东西是肯定的,能拿到多少钱就不知道了。”
记者也按王春的说法给他算了笔账。每半年导师会结一笔钱给他,平均下来每个月至多两三百元,再加上半年300元左右的交通、生活补助,这辛苦半年拿到手里的钱,还不够他每个月吃饭的。“课题项目什么的,基本上完成后导师会给一点补助,多少就不一定了。”
而王春眼下就快升研三了,毕业设计也是他需要好好准备的部分。和他一样的研究生也不在少数,“我们一般真不会去计较能拿多少钱,现在毕竟还是在学生阶段,最主要的是把与课题结合的论文完成。”
据记者了解,暑假里,很多研究生导师都会要求“准研究生”们提前来报到,而且大多数也是基于自愿,没有硬性的规定。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姜教授解释说,这也是为了学生好。三年的研究生学习,第一年主要是上课,第二年做科研,第三年要交毕业设计和找工作。真正用于科研实践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很多研究生导师为了能让自己的学生多点实战经验,就会刻意拉长他们做课题的时间。“有很多学生科研项目做得好的,早早就被一些企业下了订单,甚至有的学生,毕业前一年就已经找到了出路,这都和有大量的实践分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