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李长江(左一)、副院长张俊(右一)曾同时出现在2011届毕业班的合影照上。
1月11日早上上班后不久,38岁的院长李长江曾踱步进入政法学院的办公室,向工作人员询问该院年终排名情况。政法学院是九江学院20多个二级学院之一,年终综合评分排名,靠前的有奖,靠后的扣钱,这事关政法学院的名誉和利益。
得知排名不太理想,李长江没吭声就走了。随后不久,办公室一位人员来到院长办公室门前敲门,想向他汇报一下具体的评分及排名,但这时院长的门已经敲不开了。
工作人员随后拨打李长江的手机,第一次没打通,第二次打通了,但被摁掉了。之后,工作人员还曾拨打过副院长张俊的手机,但张也关了机。院长找不到,副院长也找不到,这据说成为后来破案的重要线索之一。
由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的上述细节,并未得到办公室人员的直接印证,但已流传开的这个情节,成为遇害者李长江留给同事的最后一面。
惨淡的冬阳穿透圆形的镂空楼顶,投射在“厚德楼”三个大字的上方,像是悬浮的天问。
两边的警戒线依旧将这里封锁。这幢高八层的大楼,是江西九江最大高等学府——九江学院的一栋行政楼,六楼政法学院的办公区,门缝已被公安机关贴上白色的封条,上面写着“2011年1月13日封”。
同样封闭的还有向外传透的消息。除了1月14日当地发布通报,称九江学院政法学院院长李长江被杀案迅速告破,疑凶为李的同事、该院副院长张俊,原因是“日常琐事产生矛盾”,之后再没释放更多的信息。
院长的最后露面
副院长杀院长
随后警方披露的消息证实,当时副院长张俊正在李长江的办公室内。“案发过程可能只有几分钟,但奇怪的是,隔壁的工作人员没有听到任何声音。”有校方人士这样转述同楼层工作人员的惊讶。
杀害李长江的凶器,据警方模糊表述为“钝器”,但有接近警方的人士透露,“据说还有一把裁纸刀,当时就把气管给割开了”,此说法未得到公安部门证实。
九江学院向庐山区公安分局报案,是12日下午1时许,此时李长江已失踪一日多,校方多方寻找均联系不上。警方接报后在院长办公室内发现少量血迹,下午2时许又在厚德楼的一处电梯毛坯间发现了李的尸体。
据庐山区公安分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冯斌称,张俊在李长江办公室犯案后,为转移视线,对现场进行过打扫,将被害人转移至废弃电梯间后,曾焚尸灭迹。被发现的尸体,“据说已被烧成一坨,面目全非,听说还被肢解,手和脚不在一起,校方很为难,怎么让家属见尸体?这个追悼会怎么开?”校内流传着关于尸体的各种说法。
1 月15日,记者设法进入发现尸体的废弃电梯间。说是废弃,其实是尚未启用,竣工于2007年8月的厚德楼,至今未安装电梯,预留着一条从一楼直通八楼的毛坯垂直通道,2米见方。一楼毛坯间的底部,清晰可见焚烧遗留的灰烬、一片斑驳的黑色油污、四壁被熏黑的墙面,以及凌乱吊坠的电线。
据校保卫人员介绍,尸体是从六楼电梯间推下,然后在一楼焚烧。焚烧使用何种助燃物,尚不得而知,该保卫人员获知的说法是“电上走火”。
焚烧的味道很重,据厚德楼四楼一位教工介绍,12日他在楼道都能闻到焦糊味,但当时没往这上面想。而焚尸时间,这位教工推测,极可能是11日晚。当晚7时许,该大楼突然莫名停电,一部分晚上加班的工作人员只好离开回家。“停电是不是张俊故意制造的?存在这种可能。”
1月13日,被通知来院里参加一个教学会议的张俊被警方带走。此前,警方根据调查走访,以及学校方面反映张俊与李长江日常工作存在矛盾,同时发现被害人失踪时间与张俊不明方位时间吻合,警方利用刑侦、网络、行动技术最终锁定犯罪嫌疑人就是张俊。
张俊的作案动机,一直是广为外界猜测的最大的谜。据警方介绍,张俊与被害人之间平日并没什么深仇大恨,但在日常琐事中产生过一些矛盾,张一直怀恨在心。至于张杀人是经过精心策划,还是一时激愤,警方称还在进一步审讯,目前不便透露。
公开资料显示,42岁的张俊2009年曾被破格提拔为教授,而38岁的李长江至今仍为副教授,于是校园内有猜测,张认为李比自己年轻,职称没自己高,但行政职务却在自己之上,因此对李不服气。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政法学院教职工的认同。比较一致的说法是,张跟李的矛盾由来已久,早在2008年政法学院成立以前,两个在权力场交集多年的“领导”,就已结下了恩怨的梁子。
杀人动机成谜
副院长院长曾合作无间
李长江和张俊二人的命运交集,最早可追溯到8年前的2003年。
这年夏天,35岁的张俊从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法律系研究生毕业,通过应聘来到其时正面临升级扩张的九江学院(原九江财经高等专明升体育app校)任教。当时,九江学院刚经教育部批准,成为一所全日制综合性本科国有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河南鹿邑人张俊,给一位早年相熟的老师留下的记忆是,“当时他们去九江学院应聘时,还是我带去的。其实人也很老实。”
张俊初到九江学院法学系任教时,李长江为法学系副主任,虽然比张俊年轻,但1995年本科毕业后就来校的天津人李长江显然是老资历。2003年9月,李长江升任法学系主任(副处级),兼理论法学教研室主任。也在当月,张俊被聘为讲师,并担任经济法学教研室主任。
据知情人士透露,具有硕士学位的张俊当时业务能力突出,深获李长江赏识,两人曾一度打得火热,关系非常亲密。当时张发表了很多法律方面的论文,并与李长江有过合作。
“张俊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比较会讨领导喜欢,李长江也觉得他是可用之才,可以说张是李长江一手提拔起来的。”据知情人介绍。
2004 年2月发生在张俊身上的一件事,在当时的九江学院传为美谈。当年放寒假前,学院一位澳籍人士詹频途(Peter Johnson)不慎将装有很多现金、信用卡等贵重物品的钱包丢失,而捡到钱包的正是张俊。张和妻子亲自将钱包送到詹的公寓,并谢绝了对方坚持要付的酬金。为此,詹频途曾专门写信给李长江以示感谢。
两个月后,2004年4月,张俊即被聘任为法学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