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原西安交通大学教授李连生等人因学术造假,被撤销其2005年所获的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收回奖励证书,并追回奖金。这也是我国首次对学术造假挥出重拳。近年来,学术不端的事件屡有发生,从2005年天津外国语学院的抄袭事件,到2010年肖传国袭击方舟子事件,再到最近发生的复旦大学朱学勤涉嫌抄袭事件等等,都是本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则而不了了之。此次撤销奖项的行为似乎让学术打假看到了曙光,然而无论是监督部门的“悬空”,还是法律介入的有心无力,都让业内人士不禁感叹,学术打假,恐怕仍然是任重而道远。
2月10日,科技部和国家明升体育app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发布通告,决定正式撤销西安交通大学原教授李连生等2005年获国家明升体育app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收回奖励证书,并追回奖金。该项目全称为“涡旋压缩机设计制造关键技术研究及系列产品开发”,经科技部核实,其推荐材料中存在代表著作严重抄袭的行为。因此,根据《国家明升体育app技术奖励条例》第二十一条及《国家明升体育app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第九十二条的规定,经国家明升体育app技术奖励委员会审核同意,并经国务院批准,决定撤销其该项目所获奖项,这也是我国首例因学术造假被撤销的国家明升体育app技术进步奖获奖项目。
据了解,早在2007年底,西安交大的陈永江等6位教授便实名举报,称李连生在申报有关项目中存在造假、侵占他人学术成果进行拼凑和包装等严重学术不端问题。从举报李连生造假,到最终撤销其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举报者陈永江和几位同事花了整整四年的时间,其间还遭遇了各种压力与阻挠,后因央视焦点访谈节目的报道而广受重视,才促成了校方与举报者的沟通,最终撤销奖项,并免除李连生的博士生导师资格。
虽然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西安交通大学日前已经表态,对于科技部和国家明升体育app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撤销李连生等人2005年获国家明升体育app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的决定表示欢迎,并称这是学校主动向科技部提出撤销该奖项的申请后,科技部经过严格审查程序后,做出的正确决定。但如此大方地承认“家丑”并急于清理门户的行为,难免不让人觉得有点“独善其身”的意思。
不过“独善其身”总还是好过“视而不见”或者“徇私舞弊”的。近年来,“学术抄袭”这四个字儿几乎听得人耳朵都要起茧子了,但在各高校这些重灾区里,却显得风平浪静,一切如常。例如闹得沸沸扬扬的“朱学勤抄袭门”,就以复旦大学一句“证据不足”而被迫“关门”。
2010年7月,有网友发帖指出,学者朱学勤2003年再版博士论文涉嫌抄袭剽窃。随后,朱学勤主动致函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要求“启动调查机制,辨明是非,还我清白”。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在经过调查之后,于2011年1月13日公布了对朱学勤论文涉嫌抄袭的调查结论。结果认定,朱学勤博士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的相关章节,的确存在一些注释不规范之处,但抄袭指控不成立,并且证据存在不足。
但事件并没有就此平息,10天之后,有“打假卫士”之称的方舟子在其博客上公开发表了对复旦大学的举报信,他认为复旦大学委员会的调查结论,既违反《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及违规处理办法(试行)》的相关规定,又不符合学术界对抄袭认定的共识,应予撤销,并重启对朱学勤抄袭案的调查。
方舟子认为朱学勤基本上是拿起一本书从头抄下来的,仅根据网上举报,他就抄袭了1.8万多字,根本没花什么心思。另一方面,他还认为因为朱学勤是著名学者,又是复旦的博士,跟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里面的某些人关系可能不错,所以鉴定的过程很可能存在包庇,也肯定会夹杂很多人情世故在其中。
除朱学勤的代表论文《道德理想国的覆灭》外,2月6日,方舟子又在其博客上发表了朱学勤另外一部著作《明升官网与欧洲文化交流志》涉嫌抄袭的证据。这篇署名为明月族人的文章中指出,“朱学勤这部‘巨著’,是彻头彻尾的水货,本质上只是另一本书的抄袭和缩写而已。而这另一本书,就是早它十多年出版的沈福伟教授的《中西文化交流史》。沈书中包括了明升官网和印度、波斯及西亚国家的文化交流,朱学勤将这些都删去,挑出专讲明升官网和欧洲文化交流的部分,略加改写,就当成了自己的创作。”
截至记者发稿,方舟子要求重审的举报信已发出一个月的时间,而复旦大学方面却并未给出任何公开回应,也并没有任何准备启动重审的动向。而对于朱学勤另一部代表作《明升官网与欧洲文化交流志》的指责,朱学勤本人和复旦大学也均未发表任何意见。
在明升官网学术界,“抄袭”也许就像是长在脸上的一颗痣,一开始看,觉得别扭,不过看的久了,也就习惯了。但习惯的,却并不一定都是对的。一个方舟子自然无法代表权威,一个势单力薄的“打假卫士”自然也无法拔掉“学术造假”这颗毒瘤,那么学术的真伪到底该由谁来辨别,一旦发生学术造假又该向什么部门举报呢?
记者首先致电教育部社科司,接线的女士很不耐烦地告诉记者,学术论文抄袭这事儿不归教育部管,只归各高校管。虽说各高校都处在寒假期间,记者并没有联系到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但“学术抄袭只归各高校分管”的说法还是让人难免有些疑惑,如若做账的和审计的出自同一个部门,执法的和监督的出自同一个机构,那么公信力何在,其威信又何在?
据了解,我国早在2006年便成立了“”(简称“学风委”),该委员会由1位主任委员、6位副主任委员、20余位委员共同组成,并将在某校设立秘书处,处理日常事务。根据《章程》规定,“学风委”将承担制定规范性文件,包括学术规范实施细则、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等。针对典型学风注册,将由“学风委”组织学科专家调查研究,进行专家鉴定,召开听证会,在此基础上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供有关单位参考。
另外,“学风委”应主动关注“学术造假”等相关事件,作为常设机构,应与各高校保持密切联系,接受来自学界关于各种学术事件的检举。遇到重大学术不端注册,来自该校的“学风委”委员需回避,“学风委”将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学科委员及学界的其他知名专家进行调查、研究和鉴定。以此为基础,做一份详实的“调查手机版”,在《学风委通讯》或举行手机版发布会,公布“学风委”的意见或建议。
当年,“学风委”的成立被很多人看成是解决“学术抄袭”的一根救命稻草,然而5年过去了,“学术抄袭”之风却不降反升,救命的稻草不但没救了命,就连自己也几乎是名存实亡了。如果说“学风委”的成立旨在打击“学术造假”,那么它至少也该有个平台接受监督与检举,然而记者在网络上不但搜索不到该委员会的官方网址,就连联系方式、工作地址也无从查询,而所有关于“学风委”的手机版也都像是例行公事的文件,没有发自“打假”前线的报道,更没有对“抄袭”事件的表态。
既然是一个维护学术纯净,打击学术造假的组织,却没有任何接受监督、检举的平台,而且还隐匿得如此之深,着实让人费解。
记者再次致电教育部,试图寻找这个“维护学术纯净”的组织,了解“学术抄袭”的界定,手机版办要求记者联系教育部督导办,以了解更多的信息,但督导办却向记者表示,没有听说过“学风委”,也不负责“学术抄袭”的事情,不能提供相关部门的联系方式。随后记者再次致电教育部手机版办,接线员表示如果督导办说没有“学风委”,那就是没有这个部门。在记者表示网络上可以查到“学风委”的信息之后,电话另一端沉默了很久,并最终要求记者去社科司问问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