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升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 ios/安卓/手机版app下载

明升体育app下载 - App Store

明升体育app

明升体育手机版


 
作者:孔悦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4-3-3 13:24:04
选择字号:
大学英语最令人失望:教学目标与实际相去甚远

■ 调查 你觉得英语课有用吗?见图表
(调查支持:新浪教育频道。数据截至2月28日18时,参与人数:4408人。)
 
 
近日,改革后首次举行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2013年12月)公布成绩,引来考生纷纷吐槽,高校的大学英语教育也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改革开放以来,大学英语作为高校受众最广的基础课程之一,一直在改革和发展。但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多次调查显示,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满意度较低,不少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程并没有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与此同时,学界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定位以及四六级考试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探索。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大学英语该何去何从,成为人们深思的话题。
 
最令大学生失望的课程之一
 
“我并不是很喜欢上大学英语课,感觉讲的内容挺没劲的,很难吸引刚从高中英语苦海中脱离的学生,学了之后也感觉不到什么实际的用处。”
 
上了两年大学之后,杜峰才明白“高三是自己英语最好的时候”。
 
杜峰是北京某高校法学专业大三学生,当年高考他英语考了139分,在大一入学英语分班考试中,他的成绩也不错,被分到了快班。“我们的大学英语是必修课,总共16个学分,要上四个学期。所有学生都以院系为单位分为快、中、慢三个班级,我们院每个班大概有40人。”杜峰介绍,他们学校的大学英语课主要分为阅读、写作、听说、翻译四门课程,由两个老师讲授,听说课都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喜欢上大学英语课,感觉讲的内容挺没劲的,比如阅读课大部分时候就是在照本宣科似的念课文,解释单词,讲讲语法,很难吸引刚从高中英语苦海中脱离的学生,学了之后也感觉不到什么实际的用处,这些内容也不与四六级考试或者专业有很紧密的联系。”杜峰坦言,据他观察,有很多学生都不认真听讲,还有些人会逃课,老师有时候也是睁只眼闭只眼。
 
“所以,虽然上了两年大学英语课,用的都是中学的老底儿,我的英语水平并没有质的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很多词汇、语法长期不用,有些都生疏了。”杜峰记得,大一下学期参加四级考试时,分数超过及格线(425分)近两百分,但大二上学期参加六级考试时,分数刚刚过线50多分,下学期又考了一次,分数反而下降了十来分。“我想我应该不是个案,现在好多人不都说高三参加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比大学都要高吗?”
 
记者在随机采访中也发现,很多人认为大学英语课程并没有什么效果,自身的英语水平在大学期间也没有明显提高。近日新京报联合新浪教育所做的调查还显示,有52.5%的参与者认为“大学英语课没用”。
 
“的确,我们的大学生对大学英语教学普遍不满,大学英语已成为最令大学生失望的课程之一。很多人通过四六级考试之后,更是对英语没有什么兴趣了。”上海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外文学院教授蔡基刚在2008年曾对全国五个省市的6所大学进行过问卷调查,对象是在大学期间至少已经学习两个学期的学生。结果发现,学生认为自己进入大学后英语水平没有提高和甚至有所下降的占到64.5%(其中有些下降的占37.7%),对大学英语教学勉强满意和不满意的占54.5%。
 
教学目标与实际情况相去甚远
 
调查结果显示,“教材陈旧,与实际脱节”、“应试色彩重,能力培养少”、“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是大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
 
是什么让学生对大学英语颇有不满呢?有人曾对全国10余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了主题为“对大学英语现状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教材陈旧,与实际脱节”、“应试色彩重,能力培养少”、“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是大学生普遍反映的问题。
 
“我觉得学习大学英语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大四学生小陈解释,大学英语课既不以四六级考试为主要授课内容,又不像专业英语那样与专业联系紧密,学习起来难免会使学生“比较茫然”,也没有很多学习的动力。
 
其实,在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及教学要求》中,就提出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培养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高文化素养,其中“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是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09年至2010年对全国530所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也显示,在教学目标方面,绝大多数高校都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作为重要或较重要的教学目标。
 
虽然高校大学英语课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仍然任重而道远,应试化、传统化、与实际脱节的教学模式也给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造成了障碍。
 
从事大学英语教学近十年的南京某高校大学英语教师陈思表示,大学英语课程确实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教学内容、授课方式,同时她也为学生学习英语的态度和热情而担心。
 
“在高中,高考指挥棒在那儿,又有老师监督,学生们学习英语劲头足。而到了大学,更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很多学生也觉得专业课学得好最重要,英语能过四六级就可以了。”陈思说。
 
大学英语的十年教改
 
大学英语十年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听说能力培养,建立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其实,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2003年起实施,至今已走过十年历程。大学英语十年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是重视听说能力培养,建立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教学模式,倡导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在回过头来看,改革的理念、方向是正确的,采取的举措也成效显著。”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王守仁提到,目前许多学校都在探索构建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王守仁介绍说,复旦大学构建了“多元化多层次大学外语课程体系”;南京林业大学则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细分为三个部分,满足学生在应试、求职和职业发展过程中对英语的个性需求。
 
据了解,去年3月,上海市教委还发布了《上海市大学英语教学参考框架(试行)》,从2013年秋季开学起,开展以学术英语为导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根据试点方案,上海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由过渡课程(基础英语)、核心课程(通用学术英语)和选修课程(专门学术英语,如金融、法律、工程、明升手机版等)三类课程组成。这一方案一经发布,也引起了大学英语界的广泛关注。
 
目前,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研制工作。据王守仁介绍,按照教学质量总体要求更高、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的设想,《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一方面将明确高校大学英语教学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探索建立大学英语教学分类体系,鼓励不同层次、类型、区域高校,根据教学指南和学校的办学定位、生源特点、人才培养规格等,自主制定个性化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教学要准确定位,即为学校办学目标服务、为院系专业需要服务、为学生个性需求服务。” ——王守仁
 
解放后
 
国内高等院校的外语教学主要是俄语教学,因此高等院校的公共外语课统称为“高等俄文课”,公共英语几乎不开设。
 
1956年后
 
各大学逐渐开设公共英语课程。进入20世纪60年代,选修公共英语的学生人数大量增加。
 
1962年
 
上海交大外语教研室制定了一个针对工业学校本科五年制学生的《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后经高等工业学校外语课程教材编审委员会审订,由教育部正式颁布实施,教学目的是“为学生今后阅读本专业英语书刊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
 
1966年至1977年
 
高校外语教学处于停滞状态。
 
1979年
 
受教育部委托,清华、北大等几所院校联合制定起草了《英语教学大纲(草案)》,将教学目标分为“基础英语教学阶段”和“专业阅读教学阶段”两个阶段。
 
1982年
 
当时的国家教委召开会议,决定修改《英语教学大纲》,并正式成立教学大纲修订组。大纲把大学英语基础教学分为六个级别,一至四级为必修课程,五至六级为选修课程。“其中第四、六级结束时,应按本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全国统一考试”。
 
1985年
 
国家教委将新一届公共外语教材编审委员会改名为大学外语教学编审委员会,“大学英语”叫法正式取代“公共英语”。
 
1987年
 
第一次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举行。
 
1999年
 
大纲修订组修订大纲,审定通过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征求意见稿)》。该《大纲》提出文理科和理工科大纲,统一考试,统一教学安排。进一步强调语言基础教学,突出阅读能力培养,淡化语言交际能力。
 
2002年
 
教育部决定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并于2004年正式批准《大学英语课程及教学要求(试行稿)》,第一次用大纲形式突出听说能力培养,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改革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模式,要求高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
 
2007年
 
教育部对《大学英语课程及教学要求》进行修订。同年发布的《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育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要“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和直接使用英语从事科研的能力”。
 
2014年
 
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已经启动《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研制工作。

1 2 下一页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明升手机版(明升官网)观点。 
���� SSI �ļ�ʱ����
相关手机版 相关论文

图片手机版
>>更多
 
一周手机版排行 一周手机版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