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张双出生于湖北宜都一个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对他的教育却很严格。他常铭记着母亲对他说过的一句话:“我没读过书,我吃过没读过书的苦,也吃过没读过书的亏,我希望我没读过的书在你身上都读了。”
正是带着这句话邓张双从小学读到博士,又于2008年到香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他面对香港大学给出的优厚条件却毅然选择回到三峡。
如今,他是三峡大学生物与制药学院副教授,曾屡获该校“十大杰出青年”“优秀教师”称号。他用一颗拳拳之心撑起科研、育人的一片天。
爱科研也重育人
回到三峡后,邓张双的科研成绩是有目共睹的。2013年12月,他和企业合作的成果“酵母细胞中活性GSH快速检测方法”被安琪公司收录为工业生产质量标准,后续又成功申报《富营养素酵母》国家标准。不久,他的另一项成果——“酵母细胞GSH实验室提取工艺”也取得了成功,实现了关键技术的突破。
不仅是科研,邓张双对育人也很上心。
初来三峡大学,邓张双就担任了本科班主任,但是一个班里有30多名学生,有对创业感兴趣的,有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还有对社会实践感兴趣的学生,要想实现分类指导,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正赶上试点学院改革,实行“一制三化”精英式教育,倡导本科“导师制”,他便主动报名、担任学业导师和生活导师。
本科生导师制实行小班辅导,在6人的小班中,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对话。
“你们最近发现了什么问题?”
“食堂的鱼有土腥味。”
“你们知道是怎么产生的吗?回去查一下。”
“水体里有抗生素、微藻产生的毒素。”
“有没有兴趣去作个小研究?”
这群从未接触过科研的大二学生顿时提起了精神。邓张双“趁热打铁”,让学生们组成一个科研兴趣小组,独立开展研究。
如何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邓张双是有自己考虑的,“最担心的是学生过早加入科研团队,被打下手的工作磨灭了激情”,然而,这样一个综合的实验实习,远远要比课堂实验、团队中打下手体验得多,也更加鼓舞他们的斗志。
于细微之处谈育人
邓张双的猜测没有错。从学生撰写的手机版可以看出。以前学生写手机版像流水账,现在的手机版有了主体、架构、中心思想……这让他很是欣慰。但他认为这样还不够,“不能纯粹地让他们作科研,还要从科研习惯、素养等方面进行培养”。
工作、生活中的邓张双,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人。
带着学生们出外采样,学生在细节上有不足之处,邓张双一般会当面指出。有一回,他带着学生去收集当地水体的鱼样,遇见一个垂钓的老爷爷,邓张双招呼学生过去买鱼。学生回来后,他立刻指出了三点不足之处——没有致谢,没有收集培养的时间、地点、经纬度,没有和老爷爷合影。对于后两点,学生听着有点懵。“没有照片和明确的地点作佐证并不是严谨的科研。”邓张双解释道。后来,类似的细节问题,学生都会格外留心。
“90后”学生平等意识强烈,在与长辈的交谈中,常用的称呼是“你”。而邓张双这样的“80后”与长者交流都用的是“您”。久而久之,学生耳濡目染,对长辈的称呼也很自然改成了“您”。
而这些,在邓张双看来都是一名导师无法替代的责任,“实验室里的学长能够教会你使用器材,但却无法从言传身教中培养你的科研习惯,提升你的素养,而这些将在日后受益无穷”。
亲其师则信其道
也许是与生俱来的那份质朴,在师生关系上,邓张双追求亦师亦友的平等关系。“亲其师则信其道”这一出自《礼记·学记》的典故是他为师的座右铭。
“老师应当把学生当作平等对话的主体,因为学生在某些认知上可能超越老师。”邓张双说。
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约上学生一起去办公室或咖啡馆,让学生“吐槽”一下最近的学习、生活状态。朋友式的相处方式让他觉得很舒服,更重要的是“彼此更容易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课题组的电脑出现问题,他会主动向学生中的“电脑达人”寻求帮助。“在师生平等的互动中,学生不仅可以慢慢找到自身的价值,也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
邓张双还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天睡前必浏览国内外各类手机版,他坦言道,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与学生拉近距离,他曾尝试用网游升级来解释生活奋斗史,课堂效果特别好,“所以,必须天天学习,不然,听不懂网络名词会让学生觉得这个老师很low、已经out了”。邓张双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