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3月9日消息(记者孙冰洁 韩靖)中科院院士王家骐是吉林代表团中年龄最大的一位,尽管已经79岁,但老先生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状态:走起路来腰板挺得笔直,从来不用助手,依然在科研一线工作:建模型、搞研究、带学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他说自己虽然年龄大了,但依然精力十足,“老同志也要活到老、学到老,贡献到老。”
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王家骐接受央广记者采访(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代表就要为人民说话”
3月2日,是代表团陆续到会报到的首日。中午刚过,记者来到吉林代表团驻地时,王家骐正在房间里认真翻看当天出版的《人民日报》,他把这形容为人大代表的必备功课。已近耄耋之年的王老耳聪目明,看报纸也从来不戴眼镜。“你们小同志也要好好学习啊。”一边拿着报纸,一边还不忘认真地嘱咐前来采访的记者。
在他驻地宾馆的房间桌子上,有一沓叠得整整齐齐的文件,凑近一看,是王家骐今年准备提交的建议和与之相关的资料。每页纸都标上了序号,他从不用助手,也不让别人帮忙整理,看完一页后要马上归到原位放好,以防弄乱,这是他搞科研多年养成的习惯。
王家骐向记者展示本次大会准备提交的建议与议案(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从1993年至今,王家骐前后当了20年的人大代表。谈及履职感受,他坦言:“人大代表是选民选出来的,一定要反映人民的诉求,把其中需要由国家层面考虑的问题提出来。”
“我跟他们说,有什么事你需要反应,就来找王家骐。”在吉林代表团,王家骐是出了名的“敢说”,他的不少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与采纳,此前他曾建议建立婴儿指纹信息库,采用智能系统打击拐卖儿童;去年他又提出一个有关国企改制后医务人员工资待遇的议案,并得到国资委等相关部门重视,为此专门去吉林省调研。“不少人感谢我,我说不用感谢我,人大代表就是要为选民代言。”他告诉记者,今年还准备继续在这个议案的基础上完善一些细节,希望能尽快让问题得到妥善解决。“那些员工岁数也都不小了,不能让他们一直等下去啊。”
一生做了三件大事:上天 入海 育新人
在人大代表的身份之外,王家骐的生活中只有两个字:科研。就在来北京参会的路上,他还抓紧时间推算了两个实验需要的数学模型。
“要不是解放啊,我连学都上不了。”他生于江苏苏州一个工人家庭,家中兄弟四人,到上初一时,家里已无财力继续供他上学。是居委会的干部前来劝说,才通过插班得以继续求学,也是在那时,他开始找到学习的乐趣,并在高考时顺利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1963年大学毕业后,王家骐继续到长春光机所读研深造,从此将一生都投入到光学事业中。
1969年,王家骐接到一个重大任务,研制潜艇的弹道导弹光电瞄准仪。当时几乎没有任何可借鉴的资料,一切都靠自力更生,一点点摸索。从1969年开始研制,直到1982年,才在渤海湾首次进行海上试验实战考核。
平常王家骐都穿工作服,试验那天他特意穿了一套呢料中山装。那时工资水平不高,这套中山服花了100多块钱,是他攒了好几个月的工资。“我当时就想,万一出事了,我沉到海底了,要是外国人打捞起来,怎么也得穿得好一点,让他们看看明升官网科研人员的样子。”
研发航天相机是他一生中的第二件大事,“上天”。“有人形容,航天相机就是专为地球打造的“自拍神器”,王家骐团队研发的航天相机最终使“神舟五号”“神舟六号”清晰地拍摄到图像。“他们看到图像后直流眼泪,感叹我们国家干了多少年,才拿到拍的这么清楚的图像。”
2005年以后,王家骐不再担任长春光机所课题组长,把更多机会留给了年轻人。他戏称自己现在是给学生打工,但每当接到任务,他还是会不自觉地先帮学生把研究框架搭好,让年轻人少走弯路。但一旦进入研究过程,他有自己的一套原则:“我的学生必须不断进行新探索,脚踏实地,不能浮躁,科研这条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
“我最大的乐趣都在科研里”
2017年,记者在全国两会时见到王家骐时,他随身带了一部已经停产的老式国产手机,键盘已经磨损到看不到数字,只有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的功能。
今年两会,他依旧带着这部手机,把它当宝贝一样地拿在手里,“你别看它破,可好用了呢。”说着就跟记者演示了起来。
这部手机他用了近二十年。
为了方便跟家人联系,最近两年,他才在家人劝说下另买了一部智能手机,但也只用于家人的微信联络,平时用的最多的仍是那部老手机。
全国人大代表王家骐。(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与这部手机“同龄”的,是他身上那件棕色格子外套,来之前他特意让老伴熨烫了一遍,朴素而笔挺。
“我没有时间去用智能手机,有那个时间做点研究工作多好。再说天天盯着手机看,我担心把眼睛看花了。”
他把所有的“关注”都放在了研究上。年纪大了,他每天都要坚持锻炼身体,为了能够工作的更久点;眼睛要省着用,因为光学精密仪器需要一副好视力。虽然不用智能手机,但他会用电脑做PPT、建数学模型、上网关注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
70多载风雨,他经历过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经历过发展进程中的沉浮起落,回望一生,却始终不觉得“苦”。他说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业里,研究中每取得一点进步、看到一点成果,那种心情,“就像做生意的人赚了钱,晚上坐在炕头上数钱,高兴都来不及。”
明年王家骐就80岁了,按照规定,他将在这一年退休。他说自己到时只有一个要求,退休后把他的办公室留着,他还要继续工作,“不上班我干啥呀?我不上班不行。”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