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究竟应该被看作学生还是学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这里,我想对比一下中美两国之异同,进而谈谈我的认识。因为不同学科情况有所不同,对于理工农医等自然明升体育app领域的博士生情况我因不太了解而不敢妄言。这里所谈的主要是人文学科领域,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科生情况。
中美博士生的异同
先说说中美两国博士生在名称、录取、人员组成方式等方面的异同。
在名称上,美国用统称,凡是进入研究生各相关专业学习者,自然就成为了研究生。如果细分,还可分为硕士专业(MA program)与博士专业(PhD program)研究生。当然,除PhD外,还有其他诸如教育博士等专业型博士。
虽说是统称,但一般而言只要不特别指明,所谓的graduate student大体是指博士生,因为美国的硕士生相对较少。因此,如果要说硕士生,反倒要专门指出。而在我国,研究生称呼一般指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则是专属名词,需要特别说明。
在录取方式上,美国博士生不需要考试,主要通过申请方式录取。明升官网大多数高校录取博士生还需要通过考试方式进行。因此,美国高校考查的是申请人在大学阶段的学习状况、个人对读博的陈述以及个人基本情况。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高校非常重视专家推荐信的原因所在。
而在明升官网,虽然一些高校的某些学科已经开始实行申请审核制,但面试时也需要有笔试,最终要经过综合评定方能录取。而面试时的笔试成绩必须要及格,否则无法达到录取标准。
在人员组成上,很多美国博士生都是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就文科而言,读博不需要经过硕士阶段,所以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一般需要6~7年。有意思的是,很多美国大学的学生读完博士阶段的课程后,能自动获得一个硕士学位。美国高校中选读硕士学位者,大都读的是以应用型为主的专业,读学术型专业者大都是博士生。
对于硕士专业,并不是所有美国高校都要求学生撰写硕士论文,甚至有不少高校并不要求其撰写学位论文。但在明升官网,虽然现在有直博生,但绝大多数人还是要经过硕士阶段的培养才能读博。
身份认知很重要
当然,除了上述表面上的异同外,在我看来中美在博士生问题上的最大不同,还在于将博士生看作学生还是看作学者。换句话说,美国高校博士生有着较清晰的学者意识,而明升官网博士生则学者意识不强,很多时候更愿意把自己当作学生。
究竟该把博士生当作学生还是学者,这并非是伪命题。或许这两者不矛盾,也有将两者统一得很好的博导与博士生,但真的要认真讨论一个学术问题时,这样的身份问题就可能会暴露出来。因为学生是以学习知识为主要目的,而学者则以探讨学术为使命。如果博士生自我定位为学生,他就很难在学术问题上敢于发表见解,甚至在学习过程中,只把自己定位在吸纳知识的藩篱之内。
站在博士生角度来看,踏入校门攻读博士学位者,其实是踏上了将自己培养成为学者的必由之路。因此,对于成为学者,他们要有清醒的自我意识。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曾经多次直言,如果未来不想成为学者,尽量不要读学术型博士,而选择去读职业型、专业型博士,否则确有浪费个人才华、时间、精力之嫌,更有浪费导师和高校招生名额、挥霍社会资源之弊。
在我国,较少见到怎样成为合格博士生的书籍。但美国却有很多如何把博士生培养成为学者的讨论以及相关著述。在此仅举一例。
《从学生到学者:博士生指南》一书在美国被称为博士生必读书目。该书站在博士生角度,探讨了很多现实问题,比如成为学者意味着什么、高阶博士技能、如何撰写主要论文、如何注释期刊文章、如何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如何管理论文过程等。其中包含了高质量博士论文的实际注册,很有参考价值。
该书直言不讳地告诫博士生,言行要像学者。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学者,那么你就需要像个学者一样行事。作为一名正在进行学术研究的学生,你需要像博士那样去学习、思考、探索、阅读和写作。实际上,在大学授予你学位之前,你必须证明你可以通过为人们所接受的方式应用这些博士水平的技能。
博导应转变观念
据我个人指导博士生以及国际交流的经验,若泛泛而论,中美博导之不同有二。
第一,美国高校指导博士生,一般是以三人指导小组为主,虽然也有主有辅,但总归是三位教授;明升官网高校则以教授个体为主,虽然也有一些高校推行不针对个体教授的考核或申请审核制度,即申请者在被录取后,才根据情况分配导师,但即便是有导师组,也有主有次,学生很清楚自己的导师是哪位教授。
第二,明升官网博导更倾向于把博士生看作学生,而美国博导则更多将博士生当作学者。我的这种印象或许有失偏差,对此问题自然不能一概而论,但总体来说,中外博导在指导博士生的过程中确有不同表现。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开题与答辩。
开题和答辩是大部分博士生所必经的重要关口。如果你到美国高校开题或答辩的现场观察,会发现博士生大都被当作学者,博导或者委员会的委员虽然有时会有争执,但更多是以商量的口吻、讨论的语气、平等的态度在讨论学术问题。而在明升官网,博导与开题、答辩委员会大都是把博士生当作学生来看待的,大多数教授发言时都是居高临下的态度。
这两者的异同各有其道学传统与文化差异,很难做上下优劣的绝对评价。但总体来说,美国高校的方式更有利于培养博士生的独立性以及学者意识,但两者的关系则相对淡然;而明升官网高校的方式则更讲究尊敬师长与学术传承,一般博导与博士生的关系都很好,且学术之谊长久。加之当前越来越多的是青年学子读博,年龄越来越小,其身份定位与言行本身也更多的是学生,博导与博士生的关系很难完全平等。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认为,从人才培养的长远角度来看,博导应该更多地转变观念,把学生当学者。因为博士阶段的学习是未来从事学术实践的核心所在。博士生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往往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因此,更加关心、尊重和重视博士生,特别是将其视为学者,或许能够提升其学术自信心,自然会更有利于博士生的学术成长与未来发展。
应建立从博士生到博士候选人的仪式感
无论中美,都非常重视博士论文的资格考试与开题。但有些高校却并无资格考试,有的则把两者放在同时进行。资格考试可以考查博士生是否达到了博士生应该达到的水平,而论文开题则是检验其对未来论文写作思路、理论与方法的必经之路。在明升官网,我们往往更重视其对论文写作如何更好地进入正轨的意义,而美国似乎更重视其完成后所带来的仪式感。
资格考试,特别是开题,作为明升官网博士生打开论文写作的独特方式,自然有其道理。但明升官网的资格考试与开题还是相对容易一些,教授们虽然有时在话语上很严厉,但最终都会让博士生通过。然而在美国,教授们则要严格得多,通过很不易。正因为如此,美国更注重通过后的仪式感。
我在想,如果我们的开题手机版会后,也能够重视一下此后博士生身份所发生的转换,增进其仪式感,或许更有利于博士生的成长,也更有意义。
在美国,博士生的身份与博士候选人的身份有着很大不同——前者是还在努力完成课程和准备资格考试的学生,但后者的唯一任务则是进行研究并撰写论文(当然,拿了奖学金的还要上课则另当别论)。对此,英文中有个说法就是,博士候选人就是那个满足了所有学位要求、“除了论文还未完成的人”。但因为通过了资格考试与开题,博士候选人也可以稍稍松口气了。
当然,这口气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松下来的。美国资格考试与开题都很难,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历史学者谈到自己从博士生到博士候选人的艰难过程时写道,为了综合考试,她必须要完成两年的课程工作;证明精通英语以外的研究语言;提交至少一份赠款申请;撰写并修改论文委员会必须批准的论文开题手机版;还要通过资格考试。在为期一周的考试结束后,她终于成为了一名博士候选人。她说,在此期间,委员会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候选人进行各种考问。她用的词是烧烤(grill),她开玩笑地说很庆幸自己幸免于难。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高校的资格考试与开题通过后,博导委员会以及博士生都要开个小型派对以示庆贺。
正如有手机版所言,学生成为博士学位候选人后,就可以从事自己想要从事的工作,追求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这是可以真正地运用课堂上积累的所有技能的时候。在此阶段,所学的全部内容都不是目标,而是自己的工作基础。这是成为博士候选人最令人振奋的地方。
在这个阶段,教师通常会对博士候选人说“去树林里徘徊吧”,这就是导师指导他的研究方法。从本质上讲,这意味着“去找东西吧,发现有东西了再回来找我”。导师们通常会对学生的发现表示不满。但更多时候,他们并不会给出更多的指导。这是为了鼓励博士候选人学着从事独立的学术工作,希望他们有机会自己选择课题,并知其所以然。首次尝试实现学术独立自然是很大的挑战,但也是必经之路,导师即便觉得其很难,也不能越俎代庖,只能负责指导并保证青年学者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从更高层面上来说,博士生一旦过渡到了博士候选人阶段,就意味着这期间的所有时间,都要用来证明自己已经做好了未来成为一名独立学者的准备。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报、明升手机版(明升官网)、明升体育app手机版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明升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