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过后,“招工难”都引发关注。在深圳,每年都有不少打工者节后不再返回,导致节后不少工厂出现了招工难。近日,南方都市报记者走访了龙岗区宝龙科技城数家工厂,企业负责人均反映,今年年后招工特别难,比往年都难,特别是普工,往年这个时间工人缺口都差不多补齐了,今年招的还不到十分之一。
其实,不唯独深圳深陷“招工难”,全国各地的劳动力缺口都在显现;不唯独普工短缺,技工更为紧俏。目前,从市场供求情况看,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需矛盾特别突出,社会明升体育app文献出版社近期发布的2017年人才蓝皮书《明升官网人才发展手机版》显示,我国技能劳动者总量虽超过1.65亿人,但仅占就业人员总量的21.3%,其中高级技工缺口高达上千万人。“招工难”“用工荒”等成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阶段我国劳动力供给的一大特征。
随着我国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对于蓝领工人的渴求日益迫切,不少地方掀起了对返乡人员的“争夺战”。通常认为,“用工”包括普工和技工,“普工荒”反映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接近极限,“技工荒”则反映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供给遭遇瓶颈。如果说过去我国主要是通过农村廉价劳动力完成“原始积累”的话,“招工难”带来的警示则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亟须转变发展战略,把更多人力资源变成高价值、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实现更加健康、更加积极、更可持续的发展。任何时候,教育都是人才培育、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具体到“招工难”,折射出的则是职业教育发展乏力的病症。破解“招工难”,则要从职业教育源头解决。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许多人眼中,职业教育是迫不得已才吃的“最后一碗饭”,普通高校比职业学校更受欢迎,大学生比技校生更受青睐,价值认同感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当下很多高校依然固守着传统的教育模式,不从社会需要出发,不考虑师资力量、教学设备、配套设施等实力因素,都想办成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的研究性大学,导致大学教育与社会需要的矛盾日渐突出。社会上很多人都在抱怨“现在的大学培养的人才和社会的需求脱节了”,很多用人单位都在说“大学培养的人才不是我们所需要的,而我们真正需要的人才,现在的大学里又没有”,一方面是高素质应用技术人才匮乏,另一方面则是大量应届毕业生一岗难求,就业结构性矛盾复杂、突出。
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各种类型、各个层次的多样化人才。高精尖领域需要人才,一般性劳动也需要人才,能工巧匠与知识精英同等荣光。正确的教育观应当是:基础教育培养“会生活”的人,职业教育培养“会生存”的人,大学教育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近年来,发达国家和地区无不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把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支撑实体经济的战略选择。在大学教育中加入职业教育,使大学生除了学习理论知识,还能掌握一门实践技能,是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瑞典等国的通行做法。笔者以为,为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需要,不同类型大学在定位上应该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破解“招工难”,关键是培育出更多技能人才,吸引更多人接受职业教育,这就迫切需要弘扬“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的“大国工匠”。当务之急,是加快推进教育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注重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为技能人才打通职业上升渠道和社会发展通道,提升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尊严,使接受职业教育的人成为紧俏人才,拥有更高的收入和更体面的生活,从而吸引更多有志青年成长为“大国工匠”。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